宁德驾驶员科目四模拟考试a1
考试时间30分钟,每题2分,90分及格
1、遇其他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急需帮助运送伤员时,应予以拒绝,让其耐心等待救护车。
- 正确
- 错误
2、机动车驶入匝道后,迅速将车速提高到每小时60公里以上。
- 正确
- 错误
6、驾驶大型车的驾驶人不需要系安全带。
- 正确
- 错误
8、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故障时,车上人员应当迅速转移到故障车前方躲避。
- 正确
- 错误
9、驾驶机动车在山路上会车时,临崖一方让行。
- 正确
- 错误
10、行车中当驾驶人意识到车辆爆胎时,应在控制住方向的情况下采取紧急制动,迫使车辆迅速停住。
- 正确
- 错误
11、驾驶客车遇非常情况或者发生事故时,要力所能及的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,决不能因紧急避险造成二次事故或更大的损失。
- 正确
- 错误
12、在泥泞路段行车要牢牢握住转向盘加速通过。
- 正确
- 错误
13、冰雪道路行车,由于积雪对光线的反射,极易造成驾驶人眩目。
- 正确
- 错误
15、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行驶遇到横风时,应紧握方向盘,减速行驶。
- 正确
- 错误
16、出车前检查刮水器时,应尽量在干燥状态下进行。
- 正确
- 错误
17、大风天气行车中,如果遇到狂风袭来,感觉机动车产生横向偏移时,要急转方向以恢复行驶方向。
- 正确
- 错误
20、夜间会车时,对面来车的灯光会造成驾驶人眩目而看不清前方的交通情况,驾驶人应将视线右移避开对方车辆灯光,并减速行驶。
- 正确
- 错误
21、驾驶机动车驶入高速公路匝道后,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?
- A、允许超车
- B、不准掉头
- C、允许停车
- D、可以倒车
22、驾驶机动车在雨天临时停车注意什么?
- A、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
- B、开启前后雾灯
- C、开启近光灯
- D、在车后设置警告标志
23、机动车在雾天行驶时,要开启什么灯?
- A、雾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
- B、雾灯和转向灯
- C、雾灯和远光灯
- D、雾灯和近光灯
25、驾驶机动车变更车道时,属于交通陋习的是什么行为?
- A、提前开启转向灯
- B、仔细观察后变更车道
- C、随意并线
- D、不得妨碍其他车道正常行驶的车
26、在没有道路中心线的道路上,前车遇后车发出超车信号时,要如何处置?
- A、保持原有状态行驶
- B、加速行驶
- C、迅速停车让行
- D、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,降低速度、靠右让路
27、驾驶机动车在冰雪路面怎样跟车行驶?
- A、保持较大的安全距离
- B、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
- C、不断变换前照灯远近光
- D、适时鸣喇叭提示前车
28、机动车使用已有裂纹或损伤的轮胎行驶容易引起什么后果?
- A、向一侧偏驶
- B、突然爆胎
- C、转向困难
- D、行驶阻力增大
29、出车前对轮胎进行哪些方面的检查?
- A、什么也不用检查
- B、轮胎有没有清洗
- C、备胎在什么位置
- D、轮胎的紧固和气压
34、山区道路对安全行车的主要影响是什么?
- A、道路标志少
- B、交通情况单一
- C、坡长弯急,视距不足
- D、车流密度大
35、下列属于危险化学品易燃固体的是什么?
- A、火柴
- B、烟花
- C、电石
- D、炸药
36、下长坡连续使用行车制动会造成什么不良后果?
- A、缩短发动机使用寿命
- B、驾驶人容易疲劳
- C、容易造成机动车倾翻
- D、制动器制动效果下降
38、驾驶人边驾车边吸烟的做法有什么影响?
- A、妨碍安全驾驶
- B、可提高注意力
- C、可缓解驾驶疲劳
- D、不影响驾驶操作
40、驾驶机动车在下坡路段停车怎样使用行车制动?
- A、比在平路时提前
- B、比在平路时推迟
- C、和平路时一样
- D、要轻踏制动踏板
42、夜间驾驶机动车在窄路或者窄桥遇自行车对向驶来时,要怎样使用灯光?
- A、连续变换远、近光灯
- B、使用示廓灯
- C、使用远光灯
- D、使用近光灯
46、为确保机动车在高速公路行驶的安全,不得有下列哪些行为?
- A、倒车逆行,穿越中央分隔带掉头,或在车道内停车
- B、骑轧车行道分界线或者在路肩上行驶
- C、在匝道、加速车道或者在减速车道上超车
- D、试车或者学习驾驶机动车
47、驾驶机动车在山区上坡路段行驶,以下做法正确的是什么?
- A、应尽量匀速前进
- B、应尽量避免换挡
- C、时刻注意下行车辆
- D、应选择高速挡
49、雾天机动车在道路上通行,驾驶人要怎样做?
- A、减速慢行
- B、保持安全车距
- C、正确使用灯光
- D、高速行驶
50、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,遇有雾、雨、雪且能见度在100米至200米之间时,应该怎么做?
- A、开启雾灯、近光灯、示廓灯、前后位灯
- B、车速不超过60km/h
- C、与同车道前车保持100米以上的距离
- D、从最近的出口尽快驶离高速公路
00:00

